@HZTV華藏衛視

篩選器
Spotify
iTunes
Instagram
PIXNET
YouTube
Dailymotion
1 天內
1 週內
1 個月內
1 年內
關聯性
評分
發布日期
觀看次數
淨空法師:【初學有情執,要忍讓,真正讓過幾次,是樂讓】
這一生,很多同學跟著我,看到我讓了三次。臺灣有個小道場,不大,有人想要,送給他,到新加坡。美國也有道場,也有人要,送他。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各地同修幫助我們買下一棟公寓房子,大概一千多萬,有人希望我們離開新加坡,就離開了,贈送了,歡歡喜喜,移民到澳洲。 澳洲土
淨空法師:【六波羅蜜,真實心中作,感應佛菩薩照顧】
不捨菩薩業供養。菩薩業是什麼?業是事業,大乘經常說,六波羅蜜是菩薩事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不捨就是勤修,修布施,利益一切眾生,不為自己,這是菩薩。 世間人修布施,為自己,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修三種布施,想得三
淨空法師:【佛號不間斷,意不清淨,身口沒辦法做到】
三業,最重要是意業,意不清淨,身口就沒辦法做到。可是《無量壽經》教初學,排列是口身意,佛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口業最容易犯,所以有四條,最容易犯的擺在前面,對初學的人意義很深。 功德利益,我們沒想到,知道有這麼多,這
淨空法師:【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夢境,遍法界虛空界是自己】
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夢境。有沒有時間長短?沒有,夢中有時間,醒來後時間沒有了。不但時間沒有,空間也沒有,空間即在當下。經要細心觀照,才能發現佛講的話沒錯,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除自己之外什麼也沒有。 就像在夢中一樣,夢中所現境界,有許多人,許多事,許多物,全是
淨空法師:【導師大師,不能隨便稱,恭敬過頭變成不恭敬】
世尊導師,導師確實只有世尊可以稱。真正引導你了生死出三界,真正引導你一生成佛作祖,這種人才叫導師。二種人可以稱呼,一個是佛陀,一個是淨宗祖師。淨土宗用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圓成佛道,這是引導一生成佛,他跟世尊沒有兩樣。所以佛門稱導師不容易,隨便稱太過分了。 再
淨空法師:【不要自尋煩惱,能放下,佛號才提得起來】
每個人都不能避免,肉體有生一定有死,這是自然現象。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運轉,都在遷流,止不住,停不下來,剎那剎那變化。所以佛教導我們,凡是帶不去的要放下,不要放在心上,真正帶得去的,應該念念不捨。 我記得劉素雲居士有個報告光碟,諸位可以看,裡面講一個女同志告狀
淨空法師:【至誠感通,智慧不由他生,必從自心出】
學佛法,必須把疑根拔除,對經教,對祖師大德註疏,不能懷疑。現代人著述最好少看,一定以古人東西作基礎。古人不開悟,不敢註疏,怕因果,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他害怕。所以古人有實學,信解行證。 學經教,(李炳南)老師告訴我們,註解參考古人,遇到很難的,看
淨空法師:【真學釋迦牟尼佛,韋馱菩薩一定護法】
看破,才樣樣都能放下,回歸自性,自性圓滿,真正純淨純善。不看清楚,永遠不相信。我們今天能看到一點,是聽佛說,沒有離開經典。身體健康,是心理沒有病,沒有懷疑。為什麼不容易衰老?沒想到老。這個經驗我有,看出來了。 臺灣很多同學朋友,常往來,關係很好。他們有工作時
淨空法師:【釋迦牟尼佛講學,對象是人,鬼神是旁聽】
中國佛教末期,經懺佛事盛行,佛法變成度鬼道眾生,不度人道,變成宗教。世尊當年完全是對人講學,(經典當機)對象全是人,沒有鬼神。諸天鬼神,跟佛有緣,那是旁聽,不是以他們為主,以人為主。世尊滅度後一千年,佛教傳到中國,也是以度人為主,不是度鬼神。 孔子說得很好,
淨空法師:【合掌】十指合一,把散亂心收回來,表一心恭敬
現階段,要懂得全身說法,所謂肢體語言,我們的表情、態度,別人能感受得到。以真誠心待人,外國人,不同族群,不同宗教,語言不通,真誠態度露在面孔上,他看得出來,他感受到。中國人講氣氛,真誠、清淨、善良的氣氛,不需要用語言。表態,眼睛會說話,耳朵會說話,眉毛會說
淨空法師:通達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方便智慧
【通達在日常生活當中的方便智慧】 大乘教裡面常講兩種智慧,一種是實智,一種是權智。方便智就是權,權是善巧方便,實智是自性裡頭本有的般若智慧。方便智實在講,就是真實智慧應用在生活、應用在工作、應用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就叫方便智。所以,方便智的根源是真實智慧。如果智慧能用在生活上,這就是道道地地的佛菩薩的生活,我們跟佛菩薩在一起就沒有兩樣。現在我們的根本智沒有了,方便智當然就更沒有,它從根本智來的。根本智,《般若經》上說得很好,「般若無知」,那是根本智,它起作用就是方便智,「無所不知」,唯有無知才無所不知。同樣一
淨空法師:【吃虧是福】無緣無故受別人冤枉那個福報最大
在現前這個社會,一定有很多人質疑,這個世界是個虛偽的世界,別人起心動念都是欺騙我,我要用誠心誠意待人,豈不是吃大虧了嗎?沒錯,是吃虧了,吃虧是小事,你後面得的利益大了。後頭得什麼利益?往生佛國親近彌陀,你得這個利益太大了!吃點小虧算什麼,何必去計較!不肯吃虧的人,這個大的福報得不到。中國古人講「吃虧是福」,福來了你還不要,這不是有智慧的人,大福報來了你把它推辭掉,這愚痴。實在講是求之不得的,無緣無故受別人冤枉那個福報最大。 有過失,別人批評我們、指責我們、毀謗我們、侮辱我們,那情有可原,真有過失。沒有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