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絕不能錯過名勝壹號世界郵輪重回基隆啟航!多種優惠方案讓您輕鬆預訂心儀的日本沖繩郵輪行程,同時省下大筆開支!

恆大被清盤:股東一夜清零、債權人難獲足額兌付!負債2.4萬億元!600萬業主無家可歸......#粵語 #恆大清盤 #恆大破產 #大灣區樓盤

4 個月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時辰已到。恆大全系停盤。
就喺啱啱,中國恆大被香港高等法院下達了清盤令。
儘管坊間一直有相關傳言,而且事情嘅發展也註定難有奇蹟。
但系,當呢把懸在頭上兩年多嘅刀子最終落下嘅時候,依然會感到恍如隔世——
2012年嘅許老細有多風光。
今年嘅恆大就有多落魄。
12年嘅輪迴,可悲可嘆。
恆大嘅告別,非常匆忙。
根據網上公開嘅消息,而家恆大嘅市值僅為22.18億港元,與2017年巔峰時期嘅3795億相比,縮水了100倍還不止。
受地產業務嘅拖累,恆大其他發展尚可嘅版塊也收到咗牽連:港股恆大系恆大汽車、恆大物業盤中停牌。
根據香港方面嘅消息,接落來恆大將按照相關規則進入清盤流程。
作為國內首個宣布「清盤」嘅巨無霸房企,恆大之死並不算冤:
負債2萬億,淨資產負6000億,箍窿大到可以時蛋覆蓋掉一個準一線城市嘅全年業績。
許老細掙扎兩年,賣豪宅、賣總部,甚至多次上演「鬧劇」都無法為恆大搵到白衣騎士,其困境之艱可想而知。
但系,最難嘅肯定亦都唔系恆大嘅高管們,而系嗰啲被迫和恆大綁在一條船上嘅人們。
眼下,恆大需要優先償還拖欠嘅職工人工,勞保費用等涉及勞動民生嘅款項。
其次,系拖欠國家嘅稅款。
最後才系清盤債權,亦都系恆大嘅債權人們。
冇辦法,恆大和債權人談崩了,債務重組協議一直冇通過。
29號,香港高等法院還就恆大清盤事項召開會議,透露了好多細節。
香港法官稱,恆大一直沒提出具體嘅重組方案,案件延至今日已系足夠。
意思系:給夠時間恆大了,但系許家印和恆大不給力。
有律師稱,清盤令落來嘅話,相當於大陸嘅清盤清算程序。

而恆大而家賬上有幾多錢呢?
不清楚,糊塗賬。
橫掂舊年賬上亦都淨返個43億元了。
恆大而家嘅逾期債務規模為5072億元,其中逾期商票累計2059億元,債務累計3013億元。
哦,系羅,除咗債務,恆大仲有4700億嘅官司。
咁對比落來,不得唔講,呢啲年跟恆大扯上關係嘅人,還真系倒了八輩子血霉了。
清算恆大資產,瓜分恆大,債主能追回幾多錢款?
舊年7月,恆大在香港法庭嘅一個聆訊會上引用德勤嘅分析稱:一旦清盤,債權人獲得嘅回收率僅為3.4%。
嗯,100塊還3塊~
下午,香港高等法院關於恆大嘅裁決書曝光了。
與裁決書一同曝光嘅,仲有恆大清盤人。
據悉,安邁企業諮詢被任命為恆大清算人。而安邁還曾經手中國恆大中心(恆大位於灣仔嘅總部)嘅接管工作。
唔系人地,2008年,A&M安邁曾領導雷曼兄弟嘅全球清盤清理工作。
貓崽第一時間拿到咗恆大嘅裁決書,全英,足足34頁。
入邊詳細講述了恆大債務重組,及清盤呈請遞交嘅19個月以來嘅談判細節。
關於今日聆訊會議嘅內容,裁決書提到,恆大並冇如期提交任何進一步修訂嘅債務重組協議等內容。
意思系,恆大已經躺了~
裁決書指,毫無疑問,恆大已經完全清盤(無力償債)。
裁決書嘅最後,法官稱:
冇理由再推遲審判恆大嘅清盤呈請;
恆大被法院清盤,或許能更好保護債權人利益;
上市公司被法院清盤後,提出並實施債務重組計劃嘅情況並唔少見;
恆大脫離許家印控制系好事,迄今為止,許家印系阻止恆大發債或發行新股嘅監管障礙。
按照陳法官最後嘅意思,法院清盤令頒布後,恆大仍有機會債務重組,只不過系在法院嘅第三方獨立框架下進行。
但而家對中國恆大來講,債務重組,大概率只淨返理論上嘅可能。
裁決書嘅最後,留下了懸念。
按照香港法院嘅流程,清盤令頒布後,法院委派恆大臨時清盤人。
臨時清盤人將接管恆大嘅資產、賬簿、印章等,並與恆大董事接觸,遞交資產負債狀況講明書。
後來,臨時清盤人將變現及處置恆大嘅資產。
後來,恆大董事將被取消資格,並且臨時清盤人會就恆大董事嘅失常行為,考慮系唔系作出檢控。
呢意味住,恆大董事會成員,可能有牢獄之災。
在一般情況下,清盤公司會在兩年後解散。
根據觀點嘅消息,恆大狀在陳詞時提出,目標系不遲於3月提出新嘅重組條款,最終導致重組協議破裂嘅原因系應計索賠依據。
簡單解釋就系,恆大債權人也分優先級、次級,優先級債權人唔同意按照全額應計基礎處理所有恆大嘅債權人,因為對於優先級債權人來講,權益可能會被稀釋或減少。
恆大集團執行總裁肖恩,今日對外回應稱,法院裁決結果和我哋嘅初衷相悖,已盡全力抗辯,(對於清盤令)非常遺憾!
恆大點解走至被判「清盤」?自2021年下半年,恆大嘗試出售資產、推進債務重組等方式進行自救。收「清盤令」嘅四日前,恆大仍在積極化債,宣布出售項目子公司65%權益,豁免獲免除3.76億元債務。
恆大走到「清盤」嘅局面,227億美元嘅境外債務重組遲遲未有進展系重要原因。早在舊年3月,恆大曾披露了一份境外債務重組方案,該方案將圍繞發行新票據及質押、出售旗下恆大物業、恆大汽車部分股份展開。
後來,恆大境外重組流程快啲。按照原計劃,恆大將於舊年9月25日和9月26日與債權人召開有關建議重組嘅相關協議安排會議。
但系,就喺會議召開前夜,恆大突然公告宣布,「鑑於附屬公司恆大地產正在被立案調查,而家嘅情況無法滿足新票據嘅發行資格。」之後嘅9月28日晚,恆大突發公告,「公司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無法滿足新票據發行資格、實控人許家印被依法採取強制措施,使得恆大境外債務重組遭遇擱淺。
後來,恆大也試圖重新推進債務重組。在舊年10月20日曾透露,「公司正在修改境外債務擬議重組嘅條款以匹配公司客觀情況和債權人要求。」
從恆大被判「清盤」嘅結果來睇,恆大尚未與債權人就重組方案達成統一意見,香港法院徹底失去咗「耐心」。
直到而家,香港法院頒布清盤令。
許家印將恆大推到高光時刻,用了24年,但系恆大崩塌,只用了2年多時間。
上周,政策發糖連珠炮,多個部門下場力挺地產。
央行降准,放水一萬億;
金融監管局喊話,鼓勵各地市因城施策,繼續優化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細則;
住建部強力站台,力求給重點地產項目提供更為精準合理嘅融資支持。
但系呢三套組合拳打落來,資本市場嘅反應堪稱侮辱。
因為明眼人都睇得出嚟,呢啲政策都係指向最基本嘅保交樓項目,為嘅系穩住病情,不讓爛瘡繼續擴大。
至於某些媒體朋友口中嘅「跟住奏樂、跟住舞」嘅場面,永遠都唔會翻嚟咗。
呢兩日,有一啲來源不明嘅文章在網上瘋傳,大意就系外資抄底中國房地產。
我唔知呢啲消息系唔系屬實,但系即便系真嘅有,那也只可能系極少數嘅個例。
未來想靠內地房地產去賺錢,風險極大,且難如登天。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