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絕不能錯過名勝壹號世界郵輪重回基隆啟航!多種優惠方案讓您輕鬆預訂心儀的日本沖繩郵輪行程,同時省下大筆開支!

我們能阻止小行星撞上地球嗎?

5 年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太空總是能引起人類的恐懼,卻又讓我們為之著迷。 它背後隱藏的秘密及看似如流星般的天體,吸引著人們,並勾起人們的興趣。然而即使是擁有現代科技,也無法讓我們免於偶爾的困惑。 小行星,流星體,彗星等等的這些太空現象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呢?而其中哪是一個又對我們星球的威脅最大呢?


每隔幾百萬年,地球就會與一個非常龐大的太空物體發生碰撞,進而引發整個地球的災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若是真的有一個巨大的天體要撞上我們的話,科學家發明了哪些方法來保護地球。





時間軸:


小行星,流星體和彗星之間有何差異 1:07


流星體與小行星的撞擊影響 2:33


阻止小行星的三個解決方案:


- ARM(小行星重定向任務) 6:48


- DART(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 7:28


- DE-STAR任務 8:27

摘要:


- 彗星是來自太陽系的物體,主要由冰組成。 當接近太陽時,彗星會留下冰、岩石粒和塵埃等碎片痕跡。 小行星有時被歸類為微型行星。 這表示它們的尺寸令人印象深刻,且它們繞著太陽運行。至於流星體,它們比小行星還小得多,有的甚至如沙粒一般小。 事實上,它們是太空中圍繞著不同天體軌道上的漂浮碎片。


- 人們所知的最大的隕石是落在非洲納米比亞的霍巴隕鐵。 它於1920年首次被當地農民發現。無論如何,不管隕石有多大,速度有多快,它們撞擊地球所產生的傷害,都不會比小行星撞擊所造成的影響嚴重。


- 科學家發現了三個可能的解決方案來阻止小行星。NASA目前正致力於打造第一個機器人任務。 ARM(小行星重定向任務)將與小行星對地球的潛在威脅有所關聯。這會讓專家們獲得移除地球潛在威脅的可貴經驗。 其次,太空人將可在2020年,帶著小行星的樣本回來。


- DART任務,將會為人們能否使用動能衝擊技術,來改變小行星在太空中的運行軌跡,做出第一個示範。科學家們已經選好了目標:就是編號65803的 Didymos雙小行星。


- DE-STAR(小行星及探測目標的定向能量系統)可能可以破壞高撞擊風險的太空物體,如小行星,彗星和其它危險而靠近地球的太空物體。如果DE-STAR被創造出來的話,它會由可收集太陽能的衛星組成,並將太陽能轉換成威力強大的雷射光束,以用來瓦解小行星。



音樂Epidemic Sound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

----------------------------------------------------------------------------------------
我們的其他頻道:

5分钟 DIY
https://bit.ly/2C02oAE

真實故事
https://bit.ly/2ToLRAj

123 GO! Chinese
https://bit.ly/2WD3Gtd
----------------------------------------------------------------------------------------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