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季,絕不能錯過名勝壹號世界郵輪重回基隆啟航!多種優惠方案讓您輕鬆預訂心儀的日本沖繩郵輪行程,同時省下大筆開支!

時事觀察--余非:如何解讀阿根廷可能實行的「美元化」政策?

7 個月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星期一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2023年11月27日
余非:如何解讀阿根廷可能實行的「美元化」政策?

11月下旬,阿根廷總統選舉哈維爾•米萊(Javier Milei)當選,我做節目的這一刻,大家應該已聽過有關他的介紹,例如米萊是阿根廷極右翼的自由派人物。而最為人悉的標簽,是他被稱為阿根廷特朗普。
本集節目不會只從出格的政治素人這角度去談這位新任阿根廷總統,更主要的角度是,看看他接手了一個怎樣的國家,尤其一談米萊提出的美元化政策的可能性,以及當中的意義。當現在金磚國、中東也開始行去美元化的走向時,阿根廷為何要反其道而行,原因何在?我覺得很值得知道,以下跟大家一談。
首先,阿根廷此次總統選舉是國家處於艱難時期、甚至可能是經濟破產邊緣的選舉。阿根廷人在過去幾年面對不尋常的通貨膨脹,以及經濟發展乏力的局面,對執政黨的負面情緒很大。於是米萊針對經濟的出格言論,例如「炸毀」中央銀行,對受苦的民眾來說是最好的宣洩,因此贏得很多選民的支持。執政黨做得不好,罵他最容易得分。那怕將來他接手之後未必比現時的執政黨更能成事。因此,選前已有民調反映米萊會輕易取勝,可以輕鬆擊敗執政黨推出的侯選人、經濟部長馬薩。而事實上他也真的以超過對手大約10%的得票贏得選舉。
米萊在當選演講中說:「從今天開始,阿根廷要重建了。從今天開始,阿根廷的衰落結束了。」然而,一切說易行難。阿根廷是否可以重新起步?有多困難?以下且看阿根廷近幾年的債務有多嚴重。而行美元化政策,看來跟經濟原因有關。
2023年是阿根廷的大選年。這一年阿根廷的年通貨膨脹率超過100%。而事實上過去兩、三年的年通脹率也超過100%。這一年,阿根廷比索在黑市兌美元的匯率已下跌了一半。阿根廷也想用印比索來應付政府開支,但加印貨幣只會加速比索貶值,以及令通脹更加惡化。當選的米萊是自由放任主義的經濟學家,在競選時提出國家經濟要行美元化政策(不是去美元化,是去美元化的逆流),認為阿根廷要逐漸用美元取代阿根廷貨幣比索。以下是個很值得留意的論述概念——因為近年「去美元化」這個經濟手段成了政治術語,大家很正常、也很容易將米萊口中的美元化,從政治取態的角度去解讀。因為他也真的說過不跟中國合作、擺出一副反華姿態。總之,是與現屆政府相反。沒錯,米萊有不親華的一面;可是,「去美元化」對米萊和阿根廷來說,未必單純是政治表態,或是涉及實質的、經濟和貨幣角度的考慮。因為不少拉丁美洲,也即是南美洲國家,出於被動也好,不得已非用不可也好,有其美元化的歷史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舉例,厄瓜多爾、薩爾瓦多和巴拿馬等國家,都行美元化貨幣政策。不過這些算是拉美的小國,阿根廷卻是拉美的大國,在經濟總量上(先不理他的國債)是拉美前三大經濟體系。如果他也行美元化的方向,對美元來說,不是一件小事。阿根廷和美元曾有一段離離合合的曲折經歷,很難三言兩語說清楚。總之,如果日後又再行美元化政策,是走回頭路。從中反映,比索撐不下去了;反之,美元在濫印之下死不去。我在之前的節目內已提過,誰也沒料到俄烏之戰,其實是俄美之戰,傷得最重的是歐洲和歐盟。詳情已多次談過在此便不重覆了。簡言之,是斷了俄羅斯能源之後,歐洲能源供應不穩和價格上升,令不少企業,尤其是德國一些很有根基的工業離開德國,部份去了中國,更多是去了美國。而吸夠歐洲實業的血之後,美國又用高價液化天然氣為歐洲「解困」,堂而皇之搶錢。美元,靠吸歐盟血復活。當中馮德萊恩是最大功臣。在美元沒有崩潰的背景下,阿根廷行美元化,是其經濟和生存角度的考慮。因為美元沒崩潰,仍然成為部份國家依賴的貨幣。
以厄瓜多爾為例,當年官方採取放棄本國貨幣蘇克雷(Sucre)改用美元時,被認為是激進的做法,但今天一切在厄瓜多爾也習以為常。因為蘇克雷已貶值至買不到東西。而行美元化後,他們的經濟不是因此而好轉,一樣是負債高的國家,可是當中那種衰弱,是穩定地衰弱;於民間而言,起碼有一種可以買生活必須品的貨幣。其他拉美國家如巴拿馬、薩爾瓦多,以及東南亞的東帝汶也使用美元,目的是吸引外國投資。只可以說,於從前,用美元,對部份其本國貨幣不斷貶值的小國而言,是沒有選擇之中的選擇。
回頭說米萊當選了的阿根廷。阿根廷始終不是小國,在南美洲是個幅員遼闊的大國,也是拉美文化中的大國。阿根廷出過很多知名國際級作家,例如博尔赫斯(Luis Borges);阿根廷足球也在世界足球界佔重要地位。如果未來阿根廷真的走美元化的方向,是當下走「去美元化」的逆流,這個逆流對拉丁美洲的衝擊應該不是小事,甚至會干擾百年大變局的流向。所以,一定要小心,很多宏觀分析於中短期存在不容忽視的突變。
當然,米萊的提議未必能輕易落實。因為在米萊當選之前,阿根廷就有200多名經濟學家聯署了一份宣言,反對他在競選時提出的美元化計劃。那批經濟學家認為,阿根廷不應放棄自己的貨幣主權——這是在1990年代阿根廷努力的方向。那批經濟學家擔心,貨幣美元化會令外國投資者、尤其美國很容易就以低價收購阿根廷公司及國有資產。而事實上即使是上面提過的那些小國,用美元代替本國貨幣的初期,會有物價飆升等的陣痛期。小國的經濟體量比較細,陣痛期可能短一些,那批經濟學家擔心像阿根廷這種經濟規模的國家,陣痛期的混亂會有多亂沒有人知道。所以米萊現在真的當選了,但日後是否會行美元化政策,要看實際發展才知道。
最後談阿根廷的國債。知道阿根廷的國債有多嚴重,就會對米萊能否扭轉阿根廷經濟的劣勢不抱太大希望。根據《經濟學人》的數字,阿根廷的國債主要來自IMF,我會附那篇文的連結給大家。阿根廷有向中國借錢,但更根深柢固的債主是IMF。《經濟學人》那篇文是將IMF看成彷彿是受害者,用可能收不回貸款的角度去談IMF。可是,知道IMF如何運作的人都知道,IMF經常用借錢去奪取一個國家制定經濟政策的主權,甚至用長期、不斷放債的方式令一些國家像借大耳隆、高利貸般,最終令債務滾雪球,要賤賣國有資產來還價。簡言之,阿根廷是死在IMF不斷借錢的手上。由幾十億美元,放貸至幾百億美元,還利息已足以壓垮阿根廷的財政。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2018年向阿根廷放出最大的一筆貸款——570億美元。事實證明,這筆錢根本對改善阿根廷的經濟毫無幫助。而去年批給阿根廷的貸款,利息更高達貸款額的8%。新任總統米萊面對的困難非常大。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美元化、與去美元化,對拉丁美洲來說是來來回回的過程。
早在1990年代,拉丁美洲是世界上美元化程度偏高的地區。很多拉丁美洲國家都用美元取代本國貨幣成為該國的流通貨幣。可是,當時的阿根廷反而去美元化。在經濟比較好的1990年代,於1999年前後,成功以自己比索為流通貨幣。
及後,在踏入2000年的頭十年,拉丁美洲的美元化程度在部份國家呈下降趨勢。阿根廷又一次相反,反而開始多用美元。當中的原因與該屆阿根廷政府開始向IMF借錢、尋求援助有關。也自當時2000年開始,阿根廷以IMF的新債償還舊債來渡日。於是對阿根廷也好,以及其他也向IMF借錢渡日的國家也好,因為涉及龐大的美元國債,對他們而言,美元化的去留,不是一個政治決定,是很實際的經濟和金融考慮,背後有一個美元債務的包袱。
我們知道古巴現在由很想為巴西及南美洲出力的盧拉任總統,而阿根廷當前的不穩定,會對整個想改弦易轍的南美洲有多大衝擊,值得留意。

————————————————————
经济学人| 阿根廷正将国际信贷体系推向崩溃:IMF没有好的选择,但它可能只是选了最坏的
2023-11-23
https://m.guancha.cn/jingjixueren/2023_11_23_716643.shtml

————————————————————

本材料由 Chinese Information Radio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請加入成為會員, 支持良心正派傳媒。
Join this channel to get access to perk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SlgQB1BpfQTkNm_P5qIw/join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