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 第1節--霍詠強:金融戰+輿論戰+科技戰:中國撐得住嗎?

4 個月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20231224 霍詠強
金融戰+輿論戰+科技戰:中國撐得住嗎?

今天要說的來自三條新聞:
1.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領導專題研討班」上發表講話:《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2.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2月5日降準0.5%
3. 1月22日,新加坡對沖基金 (Asia Genesis Macro Fund) 在淨值暴跌18.8%後,宣布關閉。

新加坡基金發出結束公告,本來基金結束、尤其是對沖基金可以說並不少見,一方面是風險高、亦會因為避免影響公司旗下其他基金、而結束某個短期內遭遇重大損失的投資項目,應該算是正常操作。但是這次歐美媒體卻異常關切,這是因為遭受嚴重損失的原因:產品淨值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大舉做空了日本股市,並且認為跌無可跌是押注香港股市的大好機會,誰料局勢不如人料。

基金管理人蔡順福在更在信中表示:「我已經到了失去作為交易者的信心的階段。失去了自己的知識交易和心理優勢,短期和長期的風險回報原則已經改變了。」2023年10月以來的艱難交易和2024年1月的「災難性」交易,證明過去的經驗不再有效,反而更為不利。所以經過與同事們認真思考和考慮後決定關閉產品、安排贖回事宜、避免造成進一步損失。Asia Genesis專注於亞洲的沖基金、總部位於新加坡,在2024年年初,Asia Genesis管理的規模約為3.3億美元。

這不難令人想起、不久前、行將卸任的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說到的「投降點」,他出席一個經濟論壇,談到香港股市的表現時語出驚人,指出現時的投資者對港股缺乏信心,紛紛作出「投降式」拋售。

或許說,過去的投資經驗已經不再適用於極度政治化、和工具化的市場。除了外資不計成本流出,過去半年多次中國的利好政策,還在討論階段時外媒就報導了,並且刻意操控並降低這些措施的預期效果,投資信心自然削弱。這稱得上是「理性預期」理論的終極效果:「冇汽可樂」!

尤其是愈接近中國,甚至身處其中,你很難相信中國經濟正遭遇重挫,眼見汽車生產創新高、出口超越日本,全年GDP增長5.2%,更難以接受旁邊經濟數據疲弱、GDP甚至下跌的日本,為何股價節節攀升、甚至創30年新高?道理到底何在?就是因為巴菲特垂青曰本、眼光獨到?還是正如不少內地評論人所言:他也只不過是一個代理人?

1月24日,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宣布,將於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人民幣。另外,25日起亦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從2%下調到1.75%,持續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中國降準了、不少評論暗示中央政府會入市操作,但「救市」工作反應似乎未如理想,是措施來得太晚了嗎?在新冠後、尤其從去年中開始,包括總統拜登在內、美國就金融市場的輿論戰改變了風格,由以往宣掦中國「崩潰論」改為中國「到頂論」, 也就是說:「好了、你厲害」,你們只值得崛起的,但是已經上昇得差不多了,然後再凸顯地方債務的威脅,往後肯定無法維持過去的勢頭,一個不小心,還會落入如日本相同的「停滯30年」。






本材料由 Chinese Information Radio代表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更多相關信息可從華盛頓特區司法部獲得。"

請加入成為會員, 支持良心正派傳媒。
Join this channel to get access to perks: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YWSlgQB1BpfQTkNm_P5qIw/join

請星電視飲茶https://www.buymeacoffee.com/singtaousa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