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看香港4 - 想跟你聊聊天

3 年前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這樣看香港4 - 想跟你聊聊天
關心香港政治時事,挖掘香港圈內新奇、有趣、特別的資訊,每週四22:00~22:30由張明天主持的「想跟你聊聊天」節目,邀請各行、各業、各階層來賓,與您聊聊香港的大小事。 【節目互動方式如下】 電子郵件信箱:tomorrow3095@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主持人揭節目秘辛與幕後花絮
和大家在空中相會是從2020年8月6日開始,到今天這一集為止,總共錄了78集的節目,如今節目因多方原因必需暫告一段落。因此想在節目中分享節目背後的酸、甜、苦、辣與幕後花絮。我會分享我與香港朋友的互動中如何被他們所感動,我的眼淚像水龍頭,打開就來,但關起來時像林黛玉,收不回來。另外我也會分享每一個節目背後的製作過程。
Thu, 27 Jan 2022 04:00:00 GMT
什麼是「中國式民主」?
美國在去年12月9日至10日召開全球「民主峰會」(The Summit for Democracy),此次峰會邀請了約110個國家及地區領袖、公民社會組織等,臺灣也受邀參加,還包括流亡英國的香港民主派人士羅冠聰也受邀發表演說。但是中國與俄羅斯卻被排除在外。
Thu, 20 Jan 2022 04:00:00 GMT
中國的「人權觀」與世界有什麼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權狀況存在爭議,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和批評。2021年人權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在最新的報告中也認為中國鎮壓手段有擴大的趨勢,內容提到「世界各地有數十個政府系統性地對流亡者和其海外僑民實行暴力,超越國界壓制異見,而中國的運動規模最大。」《自由之家》還在3月3日發布《 2021年世界自由度報告》,對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進行年度國別評估,其中中國得了9分,被評為「不自由」(滿分是100,0是最差,100是最好),比去年得的10分,還要低一分,可見中國的人權問題還在持續惡化。
Thu, 13 Jan 2022 04:00:00 GMT
叛逆少年踏上勇武之途
一位在屋村成長的男孩名叫阿天(化名),從小翹課、打架、抽煙,也不願被爸媽管,成天和朋友們過著逍遙樂自在的日子。直到2014年在香港發生了一場佔領運動,有百萬個香港人站出來表達想要真普選的心聲,這場因為警方以胡椒噴霧驅散示威者時使用雨傘抵擋,而又被稱為「雨傘運動」的抗爭活動觸動了阿天。
Thu, 06 Jan 2022 04:00:00 GMT
香港人如何看台灣民主?
香港人在港英時期沒有民主,但也沒看到他們像今天如此渴望有真普選、有民主,所以或許香港人要的不是「民主」而是「自由」與「法治」,但現今是否是要爭取到「民主」才有真正的自由呢?
Thu, 30 Dec 2021 04:00:00 GMT
香港立法會與台灣四大公投風景大不同
台灣的四大公投與香港的立法會選舉先後結束。香港改變了選舉制度僅剩愛國者治港,加上歷史上新低的投票率來看,也顯示港人似乎對香港的前景不抱希望。但相較於香港,台灣有令人稱羨的民主,可以一人一票選總統,又可以行使罷免權、又可以公投一起決定政策選擇,但不停的投票許多選民感到疲乏,公投最後也已經演變成了藍綠對決,與公投的本意已相去甚遠。
Thu, 23 Dec 2021 04:00:00 GMT
從《梅艷芳》看香港的黃金時代
香港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文化是最鼎盛的時期,不管是電影、音樂、綜藝節目、電視劇集,可以說是舉世矚目,獨領風騷。而梅艷芳在當時,她不但是一名演藝圈的時代巨星,同時也是八九十年代香港精神的象徵。令人更為佩服的是,雖然梅姐離開我們18年了,但她還是會出現在各種話題討論上,甚至還有「90後梅迷」,可以說梅艷芳的魅力光波持續穿越時空,直到現在都還是非常的有影響力。
Thu, 16 Dec 2021 04:00:00 GMT
《梅艷芳》沒有告訴你的事
11月12日港台同步上映的《梅艷芳》票房突破6億,但影迷們對電影的評價非常兩極,有人認為梅艷芳的獨一無二,很難有好的藝術作品能與當年同日而語,但也有人給了很高的評價,認為王丹妮的人生經歷與梅艷芳有相像之處,並且努力的刻劃當年梅艷芳的絕代風華,讓人得以回味當年梅姐還在的幸福時光。
Thu, 09 Dec 2021 04:00:00 GMT
香港人為什麼不團結(下)
今天要聊的話題是上一集的延續,我們上一次聊到說香港人互相指控對方是內鬼的情況其實不算是個案,這種情況還算普遍,那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是無間道看太多嗎?
Thu, 02 Dec 2021 04:00:00 GMT
香港人為什麼不團結(上)
今天我們要來探討一個現象,也是我一直很期待的一個企劃,就是「香港人到底團不團結的問題?」香港人團結嗎?2019年香港人非常團結的締造了200萬人上街遊行的奇蹟,但各種錯綜復雜的身份認同加上抗爭路線的分歧,又看似不那麼團結,而且香港電影「無間道」對華人的影響深遠,懷疑對方是「內鬼」的這個不安全感又讓香港人時常互相指控。所以我們今天就要來聊一聊,到底香港人團不團結?
Thu, 25 Nov 2021 14:25:39 GMT
中共六中全會與港台有何干?
中共的中央政治局於11月8日至11日召開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簡稱「六中全會」),這一次在會議公報上,罕見的提到了香港以及台灣問題,但是台灣跟香港的差別是,香港已是全面的控管,但是台灣目前就是只能喊喊口號,能不能真正的按照北京的意思,可能都還要看看美國,看看國際的臉色。
Thu, 18 Nov 2021 04:00:00 GMT
《紐時》雜誌封面人物 在台港人的媽媽Nancy﹙下﹚
上一週我們專訪了《紐約時報》雜誌的封面人物Nancy,這篇報導洋洋灑灑的有5萬多字,以Nancy的故事線為主軸,從Nancy小時候叛逆的性格開始說起,那她也跟一般的女孩子一樣,有著浪漫情懷,政治也離她很遙遠,但是後來受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的啟蒙,又認識了香港的朋友,反送中後,就一直投入在這一場運動中……報導內容還提到有關Nancy與港人的互動,還有這些港人的處境,也提到Nancy的家人,她的心情……等等。這篇報導很棒的地方是,以Nancy的故事線貫穿全文,但同時又把很多事件的歷史背景補充的很完整,包括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以及複雜的兩岸關係、時代背景,都寫的很詳細。
Thu, 11 Nov 2021 04:00:00 GMT
《紐時》雜誌封面人物 在台港人的媽媽Nancy﹙上﹚
年紀未滿而立之年,個子嬌小,一頭烏黑的秀髮,行為舉止透著被克制住的「蹦蹦跳跳」的赤子之心,乍看之下她與許多青春洋溢的少女沒有什麼差別,但她的故事卻被《紐約時報》雜誌相中,成為了8月刊物的封面人物,她,叫做Nancy。
Thu, 04 Nov 2021 04:00:00 GMT
在台港人雙十國慶的驚奇與失落
香港人心中的歸屬國在哪裡?英國?中國?中華民國?台灣?還是美國?這個問題或許在每個港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這次邀請在台港人體驗台灣的國慶日之後,分享他們的特殊體驗。
Thu, 28 Oct 2021 04:00:00 GMT
港人烤肉要加蜜糖?!台人用夾垃圾的夾子烤肉?
香港冰皮月餅的口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品嚐過?台灣人會把柚子皮做成帽子戴,香港人卻是把柚子皮做成面具!?台灣人中秋節的烤肉文化香港人卻不以為然?!笑話台灣人拿夾垃圾的夾子來烤肉!
Thu, 21 Oct 2021 04:00:00 GMT
大D會》恆大與香港富豪的千絲萬縷
恆大企團的壯大來自於中共統治下不健康的市場環境與養份,因此看來起來是一隻長得非常畸形的巨人,在苟且中生存著。如今中央風向一轉,沒有紮根實力的企業便日漸凋零,甚至是直接轟然倒下,但說實在的,在不正常環境茁壯的企業,所謂的「企業實力」是根本就不存在了。
Thu, 14 Oct 2021 04:00:00 GMT
中國限電危機》張宇韶:香港躺平!台灣有紅利!
中國因政治鬥爭加上為維護黨主席的顏面,引發大規模的限電事件。在中國的工廠本應是拼經濟的最佳時機,現在卻可能因買不到煤炭連要度過這個寒冬都陷入危機,更惶論要過個好年了。
Thu, 07 Oct 2021 04:00:00 GMT
在台立邊青延續港使命「我們不應被嚇怕」
香港政府清洗異己勢力的運動,從反送中之後的清除連儂牆,然後是利用疫情爆發為由,禁止香港人民在室內或戶外公眾地方進行群聚,也就是「限聚令」,這使得很多的遊行活動,或是像六四的燭光悼念活動通通都被禁止。再到去年通過了「港區國安法」,把這場運動的領袖黃之鋒、周庭、林朗彥,還有立法會的議員,包括梁國雄、胡志偉、朱凱迪,還逮補了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營運總裁周達權、行政總裁黃偉強;再來是香港民主黨前主席李柱銘、以及支聯會的主席李卓人、副主席何俊仁、鄒幸彤等都無人可以倖免。到目前為止有上百人被抓補。
Thu, 30 Sep 2021 04:00:00 GMT
曾建元:擔任華人民主書院理事長深感慚愧
香港國安處在9月8日,逮捕支聯會多名幹部,包括副主席鄒幸彤、常委梁錦威、鄧岳君以及陳多偉,並且還帶了走相關的物品和文件。因為香港當局指控支聯會是「外國代理人」,所以要求他們提供跟境外組織有關的資料,包括成員名單、海外團體的聯絡資料和財務紀錄等,但他們選擇拒絕繳交,因此被捕。
Thu, 23 Sep 2021 04:00:00 GMT
香港會否跟進「共同富裕」?
從「反送中」到「國安法」,再到香港各領域的「不愛國者大清洗」,隨著北京各種政策的推進,香港「內地化」的進程快接近百分之百。如今中共中央財經委員會在2021年8月17日召開第十次會議,習近平提出「共同富裕」的願景;隔天,香港內部各派親中勢力積極推動跟進,好似擔心失去母愛的香港,深怕被狼媽中共落下,因此紛紛積極響應跟隨「共同富裕」政策。
Thu, 16 Sep 2021 04:00:00 GMT
反制裁法喊卡?趙薇案整肅娛樂圈?金融圈?
延續上一集從中國的政治局勢,北戴河會議、二十大汪洋接班的可能等等,接下來就要延伸到我們這個節目最關心的香港情勢。
Thu, 09 Sep 2021 04:00:00 GMT
《習如意盤》汪洋接班?揮淚斬馬謖周江勇落馬?
今天來關心中國的政治變局。首先是神秘的北戴河會議結束後,外界傳出會是中共的政協主席汪洋來接班的消息,這消息可能並非空穴來風,但也可能是測試風向的煙霧彈?
Thu, 02 Sep 2021 04:00:00 GMT
《收緊審查》如何平衡台國安與港人救援
台灣政府因國安問題對香港的移民審查標準提高,包括限制中國黨、政、軍背景人士,或曾宣誓效忠香港政府的公務人員,以及大陸出生的港人等,通通都嚴格審查。台灣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認同政府做法,他甚至還指出,香港的警察以及港府官員,同樣都可能是共產黨的臥底,應該全部禁止入境,他認為,首先要考慮的是台灣民眾的安全,所以一個都不應該放過來。
Thu, 26 Aug 2021 04:00:00 GMT
身份證難拿!港人等不到當年承諾!
自2020年以來,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都顯示人口下降趨勢。很大一部份的港人選擇來到了台灣。根據移民署的統計,在去年,2020年香港人移民到台灣有10,813人,取得定居資格有1,576人。但去年8/17日台灣政府收緊了移民審查制度後,許多港人擔憂要拿到台灣身份證變的更加困難,更傾向選擇移民到他國去。
Thu, 19 Aug 2021 04:00:00 GMT
疫苗不想打?香港、法國強制打
有許多人覺得打疫苗是防疫最有效的方法,但也有許多人不認為打疫苗是防疫的好方法。香港政府宣布公務員及政府員工、醫管局員工、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員工、中小學幼稚園的所有教職人員,均必須接種新冠疫苗,否則要自費,而且每兩週就要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檢測。
Thu, 12 Aug 2021 04:00:00 GMT
台港接種疫苗風景大不同 「辟瘟香囊」來解
這波疫情來勢洶洶,各國努力研發疫苗,希望可以對抗病毒。有趣的是台灣人想打疫苗,但疫苗不夠;香港政府鼓勵打疫苗,但港人不願打。這是什麼原因呢?而就算打了疫苗,防護力還是會隨著時間漸漸下降,我們該如何面對這場世紀的大瘟疫?
Thu, 05 Aug 2021 04:00:00 GMT
回顧香港史上幾次移民潮
香港最近的移民潮並不是唯一一次,史上也曾有好幾次移民潮。例如就有1997年主權移交前的移民潮,不少港人對當時的情況仍然歷歷在目。移民不僅僅是一個人或家庭要面對新生活,同時也對尚未或不打算離開的親朋戚友們,是一個人際關係上的撕裂。雖然現代的科技可以讓四散各地的人還有聯絡的機會,至少不至於生離死別。那麼以前呢?香港史上幾次移民潮又對當時的人做成多少別離?又分別發生了什麼事引發移民潮?當時接受移民的國家又怎麼看待香港移民呢?本周我們再次邀請了香港浸會大學公共事務及倫理學碩士 馮國強先生來跟大家分享。
Thu, 29 Jul 2021 04:00:00 GMT
香港開埠180周年,回看中英聯合聲明
今年是香港開埠180周年,相信大家都知道香港近年的遭遇,但再之前的歷史你又清楚嗎?明明是由清朝割讓出去的小島,又怎麼在1997年「回歸」中國?當中中英之間有多少角力,背後又有多少計算?
Thu, 22 Jul 2021 04:00:00 GMT
透過梁珍看香港局勢
近來香港的情況越來越糟,在新聞自由方面有蘋果日報被迫結業,高層被捕;人權方面不斷有曾參與示威的港人被捕,又放出消息迫使大批區議員辭職,再加上國安法的威脅,動不動就扣上危害國安的帽子,敢說話的香港人已經不多了。不過,今天的受訪者,是香港在地少數願意冒著生命危險站出來發聲的勇者之一,我們今天透過長途電話…
Thu, 15 Jul 2021 04:00:00 GMT
看不見的掙扎,抗爭者心聲
上周的來賓Amber 跟 Kelvin 和我們分享了許多兩年前香港七一當天,沒有被媒體拍到的抗爭場面。但作為親歷者的他們,故事又怎會是一集可以講完。
Thu, 08 Jul 2021 04:00:00 GMT
7月1號,香港示威者佔領立法會兩周年
7月1號是個很特別的日子。這天是香港所謂的「回歸」中國的紀念日,也是曾經每年都許多港人參與的71大遊行的日子。今年的71,更是香港示威者首度佔領立法會兩周年的日子。
Thu, 01 Jul 2021 04:00:00 GMT
港府的倒行逆施,與港人的戀殖
自1997年香港被回歸中國以來,許多曾經經歷過英國殖民時期的上一代香港人,一直對港英時期有著許多懷念。雖然中國一直指責這些香港人是港英餘孽,但人心所向是清清楚楚的。為什麼有人民會寧可當殖民地的子民,也不願意當一般公民?原因當然是政府的問題。過去,香港即使在殖民地時代只能行駛有限的投票權,但至少其他部…
Thu, 24 Jun 2021 04:00:00 GMT
十年如一日的六四研究是如何堅持?專訪學者吳仁華
上週,我們邀請了吳仁華老師談談在香港禁止六四晚會的今天,世界以及台灣還可以做什麼來聲援,也探討了他對於如今全球對六四事件的關注度提高的看法。
Thu, 17 Jun 2021 04:00:00 GMT
六四,台灣如何做的更好?
相信大家都知道,香港政府已經連續兩年以疫情為由,禁止支聯會舉辦六四晚會。在上周六月四號當天早上,更抓捕了支聯會的副主席鄒幸彤。
Thu, 10 Jun 2021 04:00:00 GMT
六四對香港和台灣的意義
六四事件向來都是記憶和遺忘的戰爭,在香港被禁止舉辦六四晚會的今天,台灣就成為了延續火炬的重地。雖然台灣今年因為疫情突然反覆也無法舉辦晚會,但華人民主書院依然會在網上舉辦晚會,同時也在原訂舉辦晚會的自由廣場以LED燈擺設大型的六四字樣,以影像方式紀錄。
Thu, 03 Jun 2021 04:00:00 GMT
如何看待目前香港的現況?專訪曾建元老師
香港政府打壓香港抗爭者的手法,從之前還會找各種藉口,包括假借疫情之名;到現在多次直接使用國安法抓人,已經到了演都不演的地步了。如今的香港,真的是政府完勝了嗎?親政府的建制派也從此高枕無憂了嗎?
Thu, 27 May 2021 04:00:00 GMT
港媒被打壓又一例!專訪受襲的記者梁珍女士
香港近日對新聞自由的打壓再進一步,己經由政府施壓、使用國安法劃下紅線、威脅媒體公司高層,進一步來到以暴力手段直接威脅前線記者。
Thu, 20 May 2021 04:00:00 GMT
專訪達瓦才仁:我們與香港的共同敵人(下)
上周我們與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的前董事長 跋熱・達瓦才仁 聊了西藏和香港共同的傷口和敵人,這周我們繼續未完的話題。達瓦才仁在台灣長達十三年,一直為圖博人和台灣的關係而努力。作為圖博人在海外的代表之一,他覺得在台灣這麼長時間的努力對圖博人來說有什麼重要的意義呢?這些經驗,又對現在遍佈全球的香港人來說,又有什麼可以參考的地方?
Thu, 13 May 2021 04:00:00 GMT
專訪達瓦才仁:我們與香港的共同敵人(上)
香港並不是中共第一個迫害的地方,在這之前,早就有新疆、圖博,還有中國國內數之不盡被打壓的維權人士和人權律師。以西藏為例,如果從1959年的爆發武裝衝突算起的話,持續到今天已經有62年了。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人民,卻帶著同樣的傷痕。正如今天香港再度產生新一波移民出走潮,圖博人也在當年大量流亡海外,最終在海外成立「藏人行政中央」並在印度的達蘭薩拉安頓下來。
Thu, 06 May 2021 04:00:00 GMT
香港未來分析,專訪明居正教授(下)
上周我們提及到大紀元在香港的印刷廠被襲擊的事,這周我們來回顧另一宗香港政府打壓人民的新聞。著名黃店「AbouThai 阿布泰國生活百貨」因為高調支持香港反送中抗爭,其後多次被針對性打壓,包括抓捕參加民主派35+初選的老闆林景楠,最近又以莫需有罪名,被海關動用超過百名海關人員到「阿布泰」全港26間門市及倉庫檢走接近萬件市值近百萬元的貨品,並到辦公室拘捕相關負責人 。
Thu, 29 Apr 2021 04:00:00 GMT
香港未來分析,專訪明居正教授 (上)
香港近來的新聞越來越令人擔憂。雖然這種狀態,從中國強行通過香港國安法時就預測到了,但眼看局面一步步變成這斯田地,還是令人十分難過。
Thu, 22 Apr 2021 04:00:00 GMT
如何評價李柱銘?專訪當年戰友楊月清
四月一號,香港法院裁定李柱銘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兩項罪名成立,明日判刑。這兩項罪名,當然又要說回反送中時期的抗議活動了。
Thu, 15 Apr 2021 04:00:00 GMT
香港口述歷史,當政權以性侵作為武器(下)
上周,小羊在節目裡把她在香港反送中抗爭中所遭受到的災難跟我們完整分享。我們也聽到了初來台灣時她的不適應和困難。
Thu, 08 Apr 2021 04:00:00 GMT
香港口述歷史,當政權以性侵作為武器(上)
自香港反送中以來,多次傳出有抗爭者遭到性侵。隨著時間過去,一位又一位生還者勇敢地向世界展示了她或他的創傷,在歷史上寫下了港府以及背後的中國政府醜惡的一頁。但在目前的香港環境下,公開傷口可能只會引來政權的進一步打壓,例如早前被港警強暴導致懷孕的少女X,在透過律師提出指控後,被港警抹黑、高調反駁「報假案」及作出人身攻擊,受害人的醫療紀錄等私人文件更被強奪。
Thu, 01 Apr 2021 04:00:00 GMT
香港美食怎麼吃才對?
美食,向來都是安慰人心的最佳辦法之一。在疫情時期大家都無法出國時,我們只好又來一集介給美食的節目了。本周我們繼續找來在台港人,九月茶餐廳老闆 Andy,以及美食評論員藍悅真。藍悅真既然曾經在香港工作過,今天主持人當然要訪問一下她有沒有吃過什麼好東西,回來一定要推薦給大家?沒想到答案居然讓主持大吃一驚?而 Andy 除了自己店裡的食物以外,還有沒有什麼香港讓他非常懷念呢?藍悅真介紹的食物對他來說又有什麼感覺?
Thu, 25 Mar 2021 04:00:00 GMT
離港人Andy在台灣的抗爭
從「港區國安法」再到「愛國者治港」,香港的自由民主正一步步被打壓,也做成又一波移民潮。正如我們之前節目所說,很多香港人選擇來到台灣,其中很多是不甘向中國低頭,而選擇到國外繼續發聲的。
Thu, 18 Mar 2021 04:00:00 GMT
香港移民潮對台灣房市的影響
3月4號,美國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發布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香港首次被剔出評級,被完全視作中國的一部分。香港《經濟自由度指數》自1995年開始評級以來一度連續二十五年排名第一,如今直接被除名,可見香港的國際地位又再受重擊。
Thu, 11 Mar 2021 04:00:00 GMT
一年一度最佳打小人的日子快到了!
打小人是香港的一種傳統民俗宗教活動,相信很多台灣朋友也是從港劇或電影中看過。但你知道現實這個風俗是怎樣的嗎?
Thu, 04 Mar 2021 04:00:00 GMT
從向太砸6億迎金孫 看港人買台豪宅狀況
近來,移民台灣的香港人數大升,當中包括不少富豪,其中就有立場親中國的影視大亨向華強。台灣雖然大開港人移民之門,但當然也不是毫無限制,在今天向華強的申請就被移民署正式駁回,理由是「有危害國家利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從事恐怖活動之虞」。
Thu, 25 Feb 2021 04:00:00 GMT
台港新年大不同!從年前到年後 二
新年快樂!上周我們邀請了在台港人Nelson和浩哥跟大家介紹香港的新年習俗和台灣的有什麼分別,這周新年期間我們當然要繼續聊啦!
Thu, 18 Feb 2021 04:00:00 GMT
台港新年大不同!從年前到年後
新年快樂!雖然香港和台灣都一樣會過農曆新年,但你知道兩地習俗大不同嗎?香港人過年期間跟台灣人一樣,天天都有不同的習俗,但當中等細節差異就大了。例如大掃除,香港人就喜歡在年二八當晚開始。還有全盒(糖果盒)/年宵市場(花市/年貨大街)等等等等……你是否也對香港的新年習俗很好奇呢?
Thu, 11 Feb 2021 04:00:00 GMT
四散到各國的港人現在都好嗎?
上周我們簡單分享了移民到英國的香港人面對的處景和生活,這周我們關注一下其他國家? 自反送中之後,世界各自由國家先後推出各種優惠香港人的移民或居留政策,例如加拿大今天就剛剛宣佈了香港畢業生下周起可申請三年工作簽證、美國也針對香港人特設了移民名額、德國更是全球首個批出難民身份給香港人的國家。 世界之大,港人看似獲得多國歡迎,然而各國之間港人生活下來的差異有多大?歷史上香港人早有1997年的移民潮,當年提前一步離開香港的先行者又有沒有心得可以分享給大家呢? 本集我們繼續邀請家族四散在世界各地的在台港人,輔仁大學哲學博士生 馮國強 到錄音室跟我們分享。
Thu, 04 Feb 2021 04:00:00 GMT
放寬BNO再現移民潮!在英港人的生活好嗎?
香港自1997年後又再出現了一波移民潮,原因嘛……當然離不開香港和中國政府種種不合理的打壓和迫害。雖然國際間針對港府的暴行都是以譴責為主,但實際上也有多國為港人流亡或移民大開方便之門。台灣方面,蔡總統就在去年七月一號成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專責處理香港人來台事宜。而英國作為香港的前宗主國,也為持有BNO的香港人留下一扇逃生門。
Thu, 28 Jan 2021 04:00:00 GMT
拜登上任 !桑普:香港情況更.....
經過重重波折後,拜登終於宣誓就職正式成為新任美國總統。拜登在選前就已經被批評立場相對川普親中,剛上任就推翻多道川普的決定。那麼,對香港和中國的政策呢?拜登又會延續嗎?還是即使延續也會放軟呢? 反觀中國,在美國大選陷入混亂時,對香港可謂出盡手段。不但以國安法之名大規模抓捕泛民及抗爭者,更連人權律師和區議員都被抓捕,其中就包括了在台灣開設保護傘餐廳,提供流亡港人棲身之處的區議員,黃國桐律師。 未來中美之間還會有怎樣的角力?大局之下香港人又該如何自處?本周我們再次邀請了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律師跟我們聊聊天。
Thu, 21 Jan 2021 04:00:00 GMT
馬道立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十年
在香港的法治風雨飄搖之際,在香港擔任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十年之久的馬道立宣佈退休。他經歷了香港法治最受質疑和挑戰的一年,但在退休前他依然堅信香港法治獨立。這是法律人的天真嗎?還是為暴政粉飾太平?而他在退休記者會上正面回應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等近月所提出「司法改革」的意見,批評有些人「如果只因為官司失敗就要求改革,並不是好理由」,看似力抗港府及中共對法治的侵蝕;然而回顧他的任期,他亦曾經審理多宗受爭議的政治案件,也曾被批評指立場親政府。
Thu, 14 Jan 2021 04:00:08 GMT
黃色經濟圈在台灣?專訪淡水獅子山下香港冰室
上集我們邀請了位於淡水的 獅子山下香港冰室老闆表哥到錄音間,聊聊他對於經營黃店的看法。這周讓我們把視野擴闊,來看看黃色經濟圈在台灣。 黃色經濟圈,除了上周所說過的消費者集中在政見相同的黃店消費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由黃店所組成的一個內部形成循環的經濟體,希望可以擺脫中國的經濟影響,一方面讓商界在發聲時可以不用顧慮到中國壓力,另一方面至少在金錢上能支援香港的抗爭,也讓一些不幸被捕的抗爭者在出獄之後有謀生空間。在香港,目前呼聲比較高的黃店大多是餐飲業和網店,換句話說都還是面向消費者的商店,距離完整的黃色經濟圈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那麼,在台灣方面呢?對於黃色經濟圈的未來,表哥又怎麼看?是悲觀還是樂觀呢?在目前黃色經濟圈還沒形成前的階段,有些香港黃店還是某程度上依靠中國供應鏈,對此他又有什麼想法?
Thu, 07 Jan 2021 04:00:00 GMT
黃店在台灣?專訪淡水獅子山下冰室
香港自2019年反送中以來,香港人在打壓之下發展了許許多多的抗爭方式,其中之一就是發展黃色經濟圈。 什麼是黃色經濟圈呢?簡單點說,就是抗爭者之間會盡量光顧政治理念相同的公司。香港抗爭至今,雖然在疫情之下街頭的衝突減少了,但黃色經濟圈卻不斷發展,許許多多的商家紛紛表明立場,成為「黃店」。如今,這一股黃色經濟圈浪潮居然漫延到台灣? 沒錯!台灣近年來也越來越多香港移民。在經歷反送中風波後,許多在台經營的香港商家也響應黃色經濟圈的理念。今天我們就邀請了位於淡水的《獅子山下香港冰室》餐廳老闆表哥(化名)到錄音間,跟我們分享經營一間黃店在台灣的心得。
Thu, 31 Dec 2020 04:00:00 GMT
深入中國的黑暗,專訪被消失的人
「被消失」,一個近年漸漸在台港兩地都在主流媒體可以看到的名詞。伴隨這名詞而來的,還有「被旅行」、「被自殺」等等。這些,過往都是中國對國內異見人士常用的手段。
Thu, 24 Dec 2020 04:00:00 GMT
歐洲怎麼看香港?專訪黃奕武
之前我們邀請了香港民陣前副召集人黃奕武(阿Mo)到錄音室,跟我們回顧和分析了一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當時我們就說過要跟他來一集專訪了,現在雖然遲到一周但終於來啦!
Thu, 17 Dec 2020 04:00:00 GMT
國民黨的香港論述
自江啟臣當選國民黨主席以來,一直被視為黨內革新的希望。然而,從三月上任至今,所謂改革在台灣民間普遍沒有太大感覺,國民黨依然無法擺脫親中的標籤,甚至更有方向混亂,停滯不前的感覺。
Thu, 10 Dec 2020 04:00:00 GMT
回顧林鄭月娥的施政報告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 11月 25號終於發表2020施政報告,這份被她以參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為由延遲發表的報告,在民調中拿到了破紀錄的歷史新低 27.2分,有64% 市民不滿報告內容。這成績在當前香港民怨衝天的情況下並不令人意外,林鄭與其執政團隊依然無視自身正是民怨的最大來源,依舊我行我素,報告內容亦不斷強調在各方面進一步依賴中國,這樣的報告又怎能讓香港人滿意?
Thu, 03 Dec 2020 04:00:00 GMT
黃雀行動2.0,失敗的原因在……?
早前有十二位香港抗爭者為逃避香港政府政治迫害,試圖偷渡來台,卻在海上被中國抓捕。事後被押送至中國審訊,引起香港關注,台灣當然也不例外, #save12 的口號處處可聞。事實上,不但偷渡的12位被捕,連在香港協助行動的9位港人也被逮捕。
Thu, 26 Nov 2020 04:00:00 GMT
泛民總辭,是對是錯?
11月11號,中國人大常委會議結束時,宜佈再取消四位香港議員的資格。香港一眾泛民議員隨即表示共同進退,決定總辭。事情才剛過去一周,香港又再有三位剛離任的前議員被逮捕,可以看出中國又再開展新一波政治追殺。
Thu, 19 Nov 2020 04:00:00 GMT
身份認同的掙扎,專訪作家徐全
在中國出生,移民定居在香港,又成為台灣女婿。兩岸三地都有切不斷的情感,專欄作家徐全是怎麼看待身份認同的問題呢?
Thu, 12 Nov 2020 04:00:00 GMT
港康碼?那是什麼?
在武漢肺炎疫情之下,許多跨國旅行變得困難甚至不可能。但很多商務人士依然有不得不出國的理由,於是只好不斷地被強制入境隔離。在香港,由於疫情仍是起起落落(而中國說他們疫情平定只是你信嗎?),需要跨境去中國的人就更是必需隔離。這當然大大打擊了商業運作。
Thu, 05 Nov 2020 04:00:00 GMT
-
-
(基於 PinQueue 指標)
0 則留言